来源:米乐体育官方下载 发布时间:2024-12-04 04:35:24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近年来,江苏省无锡市加快构建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化、再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生态体系,通过科学技术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如今,无锡也积极融入江苏教育科学技术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试验区、应用基础研究特区、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建设,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为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劲的“科技支撑”。
作为合肥市首批“大院大所”和代表性新型研发机构,合肥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经过八年探索与深耕,不仅建立健全了完善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还成功探索出一条科研成果奔赴产业转化的有效路径,培育、集聚了100多家机器人产业链上优质项目公司。
研究院的带头人、合肥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院长于振中,是一位从科研教学走向科技创业的“创新领军者”,而他的科创起点,就是在江苏无锡。
于振中出生于安徽宿州市,从小动手能力就很强,学习也很自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高中。1999年,于振中顺利考取我国知名的工科大学。2010年,于振中博士毕业于哈工大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毕业后离开哈尔滨,于振中来到了江苏无锡的江南大学执教。此前,于振中只在电视和书籍中了解无锡,真的来到这座城市后,他对无锡的印象非常好,“各方面环境都不错,无锡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为了将多年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2012年,于振中和几个合作伙伴开启了创业之旅,“教师公寓的客厅,就是临时的实验室和简易厂房。”于振中回忆说,当时一边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一边创业,启动资金只有几万元。
条件虽然简陋,但于振中和团队的激情不减。他们研发的第一台智能搬运机器人和锻造相关,可以将人从恶劣繁重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当时有朋友联系到客户资源,是面向企业需求研发的机器人,经过一直在升级,实现用户需求。”
于振中回忆,当时在教学工作之余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研发技术和产品推广上,就没有休闲的时间。创业之初举步维艰,团队没有创业经验,对于股权融资、财务规划、人力招聘等更是不了解,差点支撑不下去。好在家人特别支持,虽然辛苦,但研发的机器人开始中小批量制造,慢慢走出了困境。这段创业经历,也为后来于振中带领团队设立合肥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奠定了基础。“内心有个热切而朴素的渴望,就是帮助更多的科技创业者少走弯路,提高创业成功率。”
如今,合肥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在于振中的带领下,已形成“一站式“科创赋能体系,培育科技公司100余家,累计产值规模达到60余亿元,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地方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强大助力。而于振中也同时关注着无锡与合肥两座城市的创新发展。每年,研究院都会前往江南大学等高校招引人才;同时,研究院培育的一些科技公司,也在无锡等地设立分部,形成人才“双城奔赴”的创新格局。
面向未来,于振中希望加强长三角地区的科创合作,一起构建“机器人+X”科创产业体系,孵化更多创新成果。
如今,江南大学依然在为无锡科学技术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和创新资源。而无锡也全力推进与江南大学等高校的合作,完善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层次地融合的创新体系。
今年7月11日,无锡高新区再度携手江南大学,签约启动新一轮产业科学技术创新合作。校地双方将在共建重大创新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层次地融合、加强人才教育培训与交流、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体系、支持高能级载体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促进高校与地方产学研合作的和谐互动和双赢发展。
近年来,江南大学慢慢地增加与无锡高新区的合作互动,双方共建江南大学无锡高新区工业智能产业创新研究院、无锡特殊食品与营养健康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今年以来,双方快速推进在物联网、工业智能、特殊食品、生物医药等方面的互惠合作,而在7月11日的启动仪式上,毫米波雷达感知探测技术创新联合体、创新蛋白产业联合体、高端家用电器工业设计技术创新联合体、低碳技术工程应用创新联合体4个创新联合体揭牌,为校地合作注入新势力。
统计显示,2021年,无锡市政府与江南大学签署“十四五”市校合作共建协议以来,双方围绕共建一流大学、共建无锡医学院、合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开展战略合作。截至目前,江南大学推进科技成果在无锡转化落地的年均横向合同数达700多项,其中,该校去年签订的横向科技合同达到812份,覆盖物联网、生物医药等无锡市重点产业,合同金额超2亿元。
除了江南大学等知名高校,无锡科学技术创新体系中,还有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这样的高能级创新平台。
很多人都知道“蛟龙号”的名字。这台载人深潜器,是中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7000米级,是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之一。“蛟龙号”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中使用,标志着中国载人深潜科考已走在世界前列。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蛟龙号”就是从无锡的太湖实验室研发出来的。日前,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来到位于无锡市滨湖区的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探访。这是中国船舶集团、江苏省、无锡市为勇攀深海科技高峰、推动科技自立自强贡献的创新载体。
实验室不仅诞生了蛟龙号、奋斗者号等深海探测器,还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开展“基础科学与技术”“深海运载技术”“深海作业技术”“深海信息技术”等研究方向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集成多学科研发体系、构建关键核心技术融合体系,全面服务国家深海装备领域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等重大战略需求。
未来,这座实验室将建成世界顶尖的深海技术科学研究中心和人才教育培训基地,成为深海装备技术领域创新的领跑者,以及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同时也将为带动无锡科技力量壮大,为无锡科学技术创新事业注入更大力量。
当前,无锡正加快各大科技新城和山水东路科创谷建设,全力支持太湖实验室承担国家战略科技任务。为了破解技术和应用“两张皮”,无锡还深入实施“太湖之光”科技攻关计划,建好用好国家集成电路封测“双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打造更多高能级的中试熟化、产业孵化基地。此外,持续优化“太湖人才计划”,加大以平台、场景、服务等稀缺性资源聚才引才的力度,打造“不拘一格”的人才发展型城市。
下一步,无锡将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加快“企业、院校、平台”能力建设,在建设产业科学技术创新高地上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