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米乐体育官方下载 发布时间:2025-04-29 00:09:40
4月20日,以“科技重塑,向新而行”为主题的2025新华网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行业专家、学者、企业高层等多个领域的代表围绕汽车产业高水平发展进行讨论。
L两款车型亮相,通过“硬科技筑基、软科技赋能”的双线战略,展现传统豪华品牌在智能化浪潮中的创新实践。
新华网党委常委、董事、副总裁杨庆兵在开场致辞中以一组数据勾勒出产业变革的磅礴图景: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823万辆,中国市场以1286万辆的销量,占比70%的非常大的优势,成为全世界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的核心阵地。他指出“创新技术的不断突破,推动汽车从‘机械产品’向‘智能终端’进化,更将产业竞争的焦点从单一的制造能力,转向‘算力+数据+场景’的系统生态构建。”
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的发言进一步厘清了豪华车市场的“双向重塑”逻辑:电动化与智能化瓦解了百年豪华品牌在传统的设计、动力、底盘等方面的垄断性优势,却也让拥有百年积淀的品牌迎来“时间复利”的价值释放。她强调,传统豪华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三个不可复制”:品牌传承的强大力量、体系能力的抗风险性及用户信任的长期价值。她认为,品牌建设是个长期工程,很多传统豪华品牌,以打造百年老店的经营理念,通过长期的产品力、品牌力、用户服务和社会责任等多维度的持久投入,持续传递价值,积累了深厚的用户信任。在技术和产品加速同质化的时代,广大汽车品牌应当坚守“科技向新,品牌向上,营销向善”的理念,推动形成“技术进步与责任落实并重”的健康发展生态。柳燕的论述,为行业理解豪华品牌“双向重塑”的转型逻辑提供了关键思路。
围绕产业颠覆性创新的深层逻辑与未来竞争格局,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汽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显君展开深入解读。他指出,在AI赋能下,汽车正从交通工具进化为“有情感、有思想的智能体”。他呼吁广大车企回归以效率、成本、质量与体验为根基的造车本质,以AI能力为驱动实现转型,以应对这轮行业革命。
面对“双向重塑”的行业挑战,一汽奥迪以“油电同智”的双线战略给出了针对性解答。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CEO安德楷在主题演讲中坦言,当行业陷入“软件定义汽车”的单一叙事,奥迪选择回归造车本质:坚守‘硬科技’的同时,积极拥抱智能化。将“以人为本”的造车理念,贯穿从研发到交付的每一个环节,融入用户出行的每一次真实场景,在技术变革中兑现对“高性能、高安全、高可靠出行体验”的不变承诺。
安德楷在主题演讲中表示,从1926年奥迪发布了德国第一台搭载8缸发动机的车型,到1980年quattro掀起四驱技术革命,再到引领行业的灯光科技、轻量化车身技术……百年积淀的强大机械素质是奥迪豪华驾控质感的核心。
面对智能化浪潮,奥迪提出“油电同智”战略,依托PPC豪华燃油平台与PPE豪华纯电平台共享的E³ 1.2电子电气架构,搭载领先的华为乾崑技术,让奥迪燃油车主也能享受和电动车一样的组合驾驶辅助体验。“这种‘德国硬核+中国智慧’的组合是当前时代下一汽奥迪对‘突破科技,启迪未来’品牌精神的重新诠释。”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MKT与销售服务部副总裁冷江涛随后登台,向大家介绍奥迪与华为五年磨一剑的技术协同实践。他指出,奥迪与华为的合作解决了燃油车组合驾驶辅助的三大难题:动力系统协同、传感器供电稳定性与实时数据闭环,让燃油车智能化成为可能。双方的合作不仅是技术叠加,更是德系机械底蕴与中国智能生态的深层次地融合,为豪华车智能化树立新标杆。
在本次论坛的圆桌对话环节,中汽中心智能网联领域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秦孔建、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许敏、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MKT与销售服务部副总裁冷江涛、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李凤刚四位嘉宾围绕“科技重塑汽车:在变革中锚定本质”这一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中汽中心智能网联领域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秦孔建指出,科技本质是“用户价值、技术可靠性、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三者缺一不可。他警示行业,汽车技术革新应始终以客户的真实需求为导向,让技术回归对安全、用户和产业的敬畏之心,避免科学技术创新沦为空中楼阁。
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许敏以团队的研发经历为例,深入剖析创新的本质:“判断创新的唯一标准就是‘前所未有’这四个字,不能把学习、跟随和叠加式集成当作创新。”他强调硬件创新空间依然广阔,我们一定要思考如何在新用途、新的混合动力系统中对其进行前所未有的创新。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MKT与销售服务部副总裁冷江涛结合行业现状,阐述汽车科技的本质是什么。所有的技术积累只为让用户“敢用、爱用”,我们大家都希望把智能带入每一辆车,让安全和体验成为汽车科技的底色,与一汽奥迪的合作,也是这种理念的实践。华为与奥迪的合作过程,也是头部汽车制造商与科技公司的双向赋能。一汽奥迪这么多年所积累的用户经验与造车上的坚守,又有华为乾崑技术加持,一定能赋予奥迪产品更多的温度,服务于广大用户。
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李凤刚分享了一汽奥迪在智能化浪潮中的破局之道。持续发挥百年积淀的“硬科技”优势,积极拥抱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软科技”,让燃油车智能化成为可能,为用户带来更安全、更高效、更舒适、更豪华的智能出行体验。他认为,经验的积累,从来就没有捷径可以走。在过去的100年,我们经历过很多因为竞争、法规、新技术而造成的经营波动和风险,我们有很多经验,也接收到很多深刻的教训。行业的法规越健全,执法越严格,越有利于秉承“长期主义”经营理念的公司,最终也会更好地保护行业和消费的人的切身利益。
正如新华网党委常委、董事、副总裁杨庆兵在总结中所言:长期主义的本质,是以敬畏之心守护产业未来,以开放胸怀拥抱客户进化。这种力量,终将让中国汽车在全球变局中走出自己的“光荣之路”。